:::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農田命脈.源頭活水 隱身在土壤下的一股清流-二峰圳水利工程 小小儲蓄大大幸福.未雨綢繆的水撲滿 抗旱機制啟動.精密輪灌的嘉南良田 打造黃金廊道-水土永續利用之綠色經濟農業 老祖宗水利智慧-貢寮百年水梯田 農田水利之永續經營
分享至 line line

抗旱機制啟動.精密輪灌的嘉南良田

調蓄埤池水量蓄豐濟枯(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組提供)

  嘉南平原為臺灣的重要糧食產區,尤以水稻佔全臺種植面積的大宗,可說是臺灣的米倉也不為過,但是水稻種植的需水量大,恰好南部秋冬兩季的降雨量往往較少,在這樣的枯水期裡,農田水利將須啟動抗旱機制才能確保作物得以順利生長。這時,掌管嘉南地區農業用水的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功能則顯得相當重要。

  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成立時間相當悠久,至今已有95年的歷史,灌溉區域北從北港溪、南至二仁溪,灌溉面積約為7萬4,483公頃,佔全臺灌溉地區的1/5,抗旱時期配合警察取締盜水加強管理(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組提供)水源主要來自烏山頭水庫及曾文水庫,約佔85%,其餘水源則來自白河水庫、大小型共37座埤池、地下水,或由河水直接攔水引進。

  雖然灌溉水源看似多元,但實際上仍是無法滿足嘉南平原大量的農業用水需求,尤以近年氣候變遷,水文異常事件頻傳,讓南部缺水已是常態現象,但灌溉即農業之本,在枯水期啟動抗旱機制便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所謂的「抗旱機制」即是因應秋冬的缺水危機而設立的一項應變措施,在每年10月雨季結束後,視整體蓄水量來預估並規劃執行節水的方案,另外也規劃重複使用水資源或引水至埤塘,以達到有效利用每一分水源。謝組長說,抗旱機制的具體作法主要是加強田間管理及精密輪灌。

掌水工依灌溉計畫適時調節中小給水門機動調配水源(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組提供)

  如「田間管理」的部分,即是按灌溉管理計畫於田間配水,並加強巡視水路有無堵塞或漏水的情況,如此一來便能確保水路的暢通。至於「精密輪灌」,則是視作物生長之需水特性,給予適度灌溉,並依照蓄水量以施行間歇灌溉措施,如灌溉10天停5天,或灌溉8天停6天等措施來度過缺水危機。

  而負責執行這些繁重的工作則是「掌水工」,他們可說是整個抗旱機制的幕後功臣,在稻作通水期間無論晝夜都需工作。此外,掌水工還需維持灌溉順序,防止非法取水或浪費水源的情況發生。

協同管理處人員加強渠道及用水管理(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組提供)

  

  

  

  謝組長認為:「這些掌水工除了要有田間配水概念,還要熟悉農民的耕作習性。像是2014年2期稻作灌溉即因有效掌水,省下6,300萬立方公尺水量,讓今年1萬多公頃的稻作免於休耕。

  因為有掌水工,讓嘉南地區的灌溉用水節省許多,所以掌水工的功勞很大,因而水利會今年提高掌水工的工資以做為鼓勵,也感念他們對農田水利的辛苦付出。」但也因此,讓水利會的財務狀況更為艱難,目前則朝向多角化經營(如烏山頭水庫觀光事業)以籌措營運經費。

白河水庫清淤以恢復蓄水容量(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組提供)

  嘉南水利會啟動抗旱機制,讓嘉南平原的作物得以被滋潤而漸漸茁壯,但是謝組長也感嘆近年來的氣候越來越難以預料,旱澇無常,如2015年3月南部面臨嚴重乾旱,旋即在5月卻又降下豪雨,造成農業災情,讓1期稻作的損失金額高達1,545萬元(至5月27日17時止之查報資料)。

  總之,謝組長呼籲全民應一同重視水資源 ,「節水」不應該只是農人及水利會的責任,而是需要全民共同來承擔。雖然農業的產值或許不高,卻孕育臺灣這塊土地的好幾代人,當我們願意去理解農民重視土地、重視水利的心情,也許可以重新反思「水土之於人類」的重要性,透過本篇內容了解到農田水利如何對抗旱象作為出發點,再去深度思考人與土地之間所連結的情感。

其他推薦文章
引言
臺灣降低糧損的因應對策
還原我國畜牧業排放溫室氣體的事實真相
水噹噹的臺灣水
臺灣的大地 不太健康
農田水利之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