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畜牧業運用沼氣發電 結合農田再進級 養菇太空包─稻草桿取代木屑 竹林中的黑鑽石─龍崎竹炭 木質廢棄物轉生物炭─改良土壤又可發電 工業漁業結合 冷排水擴大邊際利用效益 用吃解決農業剩餘物的幫手─黑水虻
分享至 line line

畜牧業運用沼氣發電 結合農田再進級

中央畜牧場的門口,有場長自己設計的藤蔓隧道門,綠意盎然充滿了生命力

  生態池中,魚龜悠游成群,大門前,攀爬植物門型環繞。插上中華民國國旗的中央畜牧場一改養豬業的既定印象,沒有擾人的氣息與晦暗的豬舍,透過密閉式的水簾式豬舍環控溫、濕度。戶外場區的大型厭氧槽、厭氧池蒐集豬隻廢水,中央畜牧場場長蘇鵬運用沼氣袋與發電機將原本會造成溫室效應的甲烷用於發電,近年來更進一步將產出的廢棄沼渣用於自家溫室瓜類的種植,全循環利用不浪費。

 

畜牧業沼氣發電刻不容緩

  對蘇鵬場長來說,豬是一種很可愛的動物,他從小接觸到大,很了解牠們的習性當世界各國致力於投入溫室氣體減量排放之際,畜牧業所產生的沼氣幾乎成了不可忽視的角色。其中,除了能源產業如煤礦業、煉油業等可透過改善技術降低甲烷排放外,畜牧業所產生的排放量更是責無旁貸。

  畜牧業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含有約60~80%的甲烷以及20~30%的二氧化碳,若不妥善處理,將造成大量的環境負擔。位於屏東縣大武山下的中央畜牧場透過厭氧池、沼氣袋、脫硫裝置與發電機加以蒐集,處理後的沼氣發電不但可供應場區利用,其產出的沼渣、沼液又可回歸農田當堆肥,不失為一劑良方。

  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政府就曾試著推動沼氣發電,但台灣多數養豬場規模較小、建置分散。夏季炎熱時,畜牧業者多會用大量清水沖洗豬隻降溫,含水量高的畜牧廢水會造成沼氣生成量不足,加以脫硫設備不足,導致機械及管線常發生腐蝕問題,使得初步的推動困難重重。

投入沼氣發電的初心

  2011年開始投入沼氣發電的蘇鵬,當初在聽講座時了解到甲烷的暖化威力是等量二氧化碳的20倍。倘若能加以運用發電,不但能自給供應場區電力,若從環境永續的觀點出發,也算是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力。當他決定投入一試時,心想,就算失敗,起碼也解決了場區廢水排放的問題。

  發電機上,有螢幕標示著每秒的發電度數當時,他運用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副教授蘇忠楨研究出的生物脫硫設備,克服了畜牧廢水含水量高,侵蝕機器設備的問題。同時,他也是第一位購入漢翔航空工業沼氣發電機組的業者。如今,中央畜牧場已成為全台灣推動綠能沼氣發電的最大示範場。中央畜牧場運用沼氣發電產生的電力,平均而言已足夠供應全場區發電。過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白天場區用電量較大,電力仍有不足,但夜間用電量小時,沼氣發電產生的電力常無法被利用,得回歸到台灣電力公司。

  2017年開始,沼氣發電的躉售費率已提高為每度5.008元。購置沼氣發電機除了自用外,售電的誘因也跟著增高。如此,也調節了中央畜牧場用電量不均的問題。

沼氣發電全循環

  沼氣發電後產生的沼渣,又再回到農田變成肥料再利用、種植禽畜糞便的利用自古有之,蘇鵬說,早期農村都流行一句話:「糞是地裡金,豬是家中寶,種田不養豬,好比秀才不讀書」。過去沒有化肥使用時,家家戶戶都會將樹葉、菜葉等丟入糞堆發酵,當作肥份並用於種植作物。

  目前,除了大型厭氧槽外,蘇鵬在蒐集豬糞水的池子中也打算進一步種植藻類,可用來養蝦或當作豬隻飼料。此外,他也在場區興建了溫室種植瓜果,讓沼氣發電後產生的沼渣、沼液等再回到農田使用,完成農村中農田、畜牧業的完美結合。

 

受訪者:中央畜牧場 蘇鵬

審稿專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副處長 郭坤峯

其他推薦文章
農田水利之永續經營
濱海綠色奇蹟
臺灣降低糧損的因應對策
還原我國畜牧業排放溫室氣體的事實真相
臺灣的大地 不太健康
畜牧業運用沼氣發電 結合農田再進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