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在農業中,看見生態之美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 坪林茶園與臺北樹蛙 田裡有腳印.讓農業與生態共存 薑心比心的有機農法 遺失的美好.水田生態 友善環境,找回消失的蜜蜂
分享至 line line

田裡有腳印.讓農業與生態共存

綠保標章的發起與水雉保育有關(水雉教育園區翁主任提供)

  人類經濟與生態保育能否找到一條共存共榮的道路?環境保育能否跳脫價值抉擇,成為人人可參與、利己利人的行動共識?「田裡有腳印市集」從教育的觀點出發,以推廣「綠色保育標章」為旨,由國立臺灣博物館、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共同促成,邀請民眾與農友一起來認識田間野生動物與生態。

  「田裡有腳印市集」幕後推手現為臺博館副館長林華慶。他回憶,當初在林務局負責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時,他發現水雉在臺南市官田區的數量一直無法突破300隻,後來,他們試著替換園裡的外來種水生植物,改成種植菱角,水雉數量才開始漸漸成長,數量增加了一倍。

正在菱角田裡玩耍的水雉(水雉教育園區翁主任提供)

  然而,同一年冬季,水雉卻又大量中毒而死亡,探究原因後,林華慶發現,當地農民為了節省代耕業者插秧的費用,直接在田裡播灑稻種,但這樣一來,稻穀容易被鳥群、老鼠等吞食,所以得先將稻穀泡過藥。正因為如此,造成了鳥類誤食有毒稻穀而大量死亡。

  雖然直接補助農民插秧的費用,可以立即搶救水雉,但終究非長久之計。林華慶開始思考:究竟人類活動與保育對立的情況下,有沒有一個兩者可以共存共榮的方向?於是,林務局開始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試著輔導農民轉型成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

綠保認證農友合影(臺灣博物館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剛開始輔導農友轉作時,林華慶發現,田與田之間多半相互緊臨,且空氣、水源與鄰田都會互相影響,即使有農民願意不施用農藥、化肥,仍然無法通過有機驗證。

  林華慶認為,友善耕作不該窄化為「零檢出」的有機認證,而是創造一個對野生動物友善的生存環境。就這樣,以地方田間保育類、稀有動物為指標的標章概念開始漸漸成型,用地名搭配當地保育類動物的「綠色保育標章」,於2011年正式誕生!

農友向民眾介紹綠保農產品及保育的珍稀野生動物(臺灣博物館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林華慶觀察到,臺灣其實有很多農夫有心投入友善耕作,但過去礙於有機驗證的限制,他們的付出無法被看見。因此,自「綠色保育標章」出現後,至今已有100多位農民加入,全臺耕作面積達120公頃。2014年,適逢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嶄新開館,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在日本時代為臺灣唯一的公營樟腦加工廠,因此,園區定位於介紹臺灣產業發展史。

  配合南門園區紅樓規劃的展覽─「新農有機樂活玩-毛毛的洞洞國之旅」,以發揚友善環境耕種與綠色消費為主旨,帶有環境教育意義的「田裡有腳印市集」順勢推出。

通過綠保標章認證的小農展售友善農產品(臺灣博物館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著眼於環境教育理念的「田裡有腳印市集」,邀集通過「綠保標章」的農友前往擺攤,介紹農田裡的生態系、作物等,現場還有蔬食DIY體驗、尋寶遊戲、保育石虎話劇。市集還特別規劃了星光大道,讓通過「綠保標章」的農友如同獲得金鐘獎、金馬獎一般,走上紅地毯,播放農友影片,讓他們帶著農作物走秀。

  林華慶說,他希望藉此扭轉農民的形象,讓農民們感受到,這份守護土地的心意,是被大家所認同且值得讚許的。消費就是力量,民眾有意識的購買行動、支持農友持續堅持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其實就是一場人人都可參與的保育行動。「田裡有腳印市集」讓市集不再只是一個交易場域,而是連結環境保育、農村文化、愛護土地心意的生活體現。

其他推薦文章
文創巧藝 農村新商機
好好吃飯 從小教起
魅力漁鄉~永續海洋
農村遊學相揪夥
不分老中青,一起打拚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