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好好吃飯 從小教起 認識食材有方法 地產地消最安心 營養午餐吃有機蔬菜 查詢系統讓家長放心 結合各界資源 食農教育更全面 推動食農教育的一百種做法 領先一步的食育小學堂 溫柔的飲食革命,幸福農莊建構的幸福餐桌 食農趣
分享至 line line

好好吃飯 從小教起

 學會正確良好的吃飯觀念,要從小開始食育、農育,都是脫離不了與「吃」有關的課程。所以這堂課,我們將從好好吃飯說起。吃飯,是每個人從小就學會的基本生活技能,那麼「好好」吃飯呢?可就不是單純填飽肚子而已了。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吃要吃得安心健康,吃得環保自然,吃得飲水思源,吃得惜福感恩。而關鍵之一是,這門課最好從小教起,讓正確良好的觀念向下紮根,向上延伸,向外擴展,使得孩子自幼即懂得吃飯背後深藏的義涵,懂得吃飯的學問,進而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並且能帶回家庭,與家人共享,影響同儕與親友,更有甚者,將來也傳承給自己的下一代,生生不息。

 我們將告訴大家食物從哪來、怎麼吃、如何挑,說明各單位的食農推廣現況,也和大家分享親體務農的故事、大小事,理論與實務並進,期望能最深最有效的達到期望的目標。

 想要了解食材來源,必須先知道有哪些管道,「認識食材有方法 地產地消最安心」首先就來介紹給大家。農委會在2007年起推動的產銷履歷,是最方便詳盡的生產記錄,是最好的幫手之一。只要用智慧型手機掃描產品上的產銷履歷標籤,就能知道食材的產地、生產者與生產記錄。另外像最直接和生產者面對面互動的農民市集,以及許多注意到消費者需求的溯源餐廳、食材供應商等等,也開始優先採用產銷履歷食材。在了解的過程中,更期望也能慢慢建立大家支持「地產地消」的良好觀念,縮短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降低食物里程,減少能源消耗,人人一起為地球盡心盡力。支持地產地消,吃得新鮮在地,愛護地球

 除了認識食材,我們也要關心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吃的食物。在「營養午餐吃有機蔬菜 查詢系統讓家長放心」裡,我們將對學童們吃的情形,有更具體的認識。中小學校園午餐,近年在農委會與地方政府合作下,包括新北市、宜蘭縣、桃園縣、台中市、新竹縣、苗栗縣與屏東縣等縣市,都開始推動吃有機蔬菜。其中像是走的最全面的新北市,便是天天吃有標章認證的蔬菜。此外,行政院與農委會正在推動「食品雲」計畫,目前已建置完成 「團膳食材登錄系統」,讓全國中小學的家長,可以即時上網查詢孩子每天的午餐菜色、來源,新北市即已開始進行第一階段導入。這些做法,不但讓孩子吃的安心、家長放心,也對地產地消很有幫助,因為透過龐大需求量,能導引更多農民,有意願轉型為吉園圃或有機耕作,一舉數得。

 提供孩子實地體驗的學習,食農教育更具體全面學校之外,還有許多單位也開始推動食農教育,包括非營利組織、農會、社區組織、農業生產者團體等,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與學校合作。在「結合各界資源 食農教育更全面」中,將舉各個例子作為說明,像是主婦聯盟、喜願麵包坊與教師工會等等,還有不少農業團體以自身專業加上擅長的實作經驗,提供學生實地體驗的學習,由生產者現身說法、現場講解。

 民間團體進行食農教育的方法多元,地方政府自然也是不遺餘力,依照各縣市的不同情況,策劃各式推動的政策。在民間、校園產生轉變,日漸重視食農教育的基礎下,農委會今年也將進行全面盤點,規劃推動食農教育的總體策略,讓政府與民間團體一同努力。總之,讓各方各界結合,才是全面實踐、永續經營的最佳模式。

 有了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的各單位配合,食農教育還需要什麼?推動食農教育的方法很多,但我們希望還能多更多,怎樣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和點子?「推動食農教育的一百種做法」中,將告訴我們,其實一切就在嘗試中,一試再試,新做法就會冒出來,所以,做就對了,一邊推動一邊就能拓展。親師合作、善用在地資源是好方法,而要讓孩子們更快融入,除了重要的基本知識,生動趣味也不可少,地點更能跳脫田間。像是推出桌遊、繪本,成立社團,讓孩子在遊戲、閱讀、活動之中學習,效果更快更好更顯著,都是很好的實例。

 重新建立人與食物、土地的關係,才是真正深化的一系列的文章,無非都在強調著,真正深化的食農教育,其實就是在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及其生產者有更豐富、立體的認識。而若能讓「好好吃飯」從小開始,再結合各個單位、運用各種方法,導入各式系統資源,兼具深度與廣度的教育成果,指日可待!我們期望本次專題,導引大家努力耕紜食育與農育的良田,因此誠摯邀請大家來細細領略,並且就從這裡播下種子吧!

其他推薦文章
不分老中青,一起打拚
充電再出發,農業知識任你學
田媽媽的懷念好滋味
魅力漁鄉~永續海洋
公平貿易,守護生態也照顧農人
圓夢新管道—農民學院 開創農業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