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水噹噹的臺灣水 利用倒虹吸管原理送水的白冷圳 地下集水廊道328公尺長的二峰圳 美濃人最自豪的獅子頭圳 八堡圳:臺灣第一個水利工程師施世榜 清代臺灣南部最大水圳 曹公圳 閃閃發光的鏡子 桃園埤塘 源遠流長 臺灣農田水利圳路史 水圳綠美化
分享至 line line

水噹噹的臺灣水

桃園大圳進水口   很難想像,小小的臺灣島上,臺灣各農田水利會共有1945條灌溉水圳,總長度達4萬7千多公里,比萬里長城還長,繞地球一周(4萬公里)也綽綽有餘。

  對臺灣來說,水圳很重要,說它孕育了臺灣文明,毫不為過。

  文明向來在大河邊產生,臺灣有118條河川(中央管河川24條、縣(市)管河川92條、跨省市河川2條),數量並不算少,但臺灣的河川大多河流短,坡度陡,豐水期河水快速流入大海,颱風季節並容易成災,枯水期水少到河床裸露,蓄水及供水機能差,所以,必須靠埤圳渠道來把湍急的河水引上岸灌溉農田,有了水,人自然會聚集,土地也自然會開始種出東西,有了東西就能交易,引來更多的人,聚落自然形成,文明自然產生。

  圳就是水溝渠道,臺灣土地開發史上,牛、犁、稻及圳被稱為「開臺四寶」,足見水圳在先民農墾開發時的重要性。

  臺灣的水圳始自於荷蘭人統治前,當時來自閩粵的移民來臺後仍以農耕為主,都自行引水灌溉,當時大多是用水車及戽斗等工具撥水。

  荷蘭據臺後,水利建設不多,在臺南有「參若陂」及「荷蘭陂」這兩個埤池,另有水井8口。

八堡圳的源頭石碑   真正的水利建設始自於明清時期,先是1735年施世榜完成了八堡圳,12,000甲土地從惡土變良田,1749年郭錫瑠完成了瑠公圳,1,200甲土地受惠,1839年曹瑾建了曹公圳,10,581甲農田獲得充分的水灌溉。日本人據臺後,1902年引進美國鋼筋混凝土技術來做水圳,1907年試驗成功,1908年起陸續在全臺各地做水圳,陸續做了莿仔埤圳、獅子頭圳、后里圳、嘉南大圳、桃園大圳、白冷圳、二峰圳、卑南大圳等。

  臺灣回歸中華民國後,政府對水圳進行大規模的復建、整修及開發,民國60年代水利政策轉向做水庫,民國70年代以後新水圳開發較少,主要在辦理既有灌溉排水設施之更新改善、埤池圳路綠美化、生態工程等整修維護。

  時代的變化讓水圳有了新生命,現在水圳扮演的功能不只是供水灌溉而已,它負有涵養地下源、調節微氣候、促進水循環等維護生態的任務,埤池圳路綠美化也提供了臺灣人民休閒遊憩的新選擇。

  現在,它已不只是農村的命脈了,它是全民的命脈,它一直默默地發揮農業三生貢獻。

  這個專題將報導一些臺灣水圳的故事,它可能是人的故事,也可能是一些神的故事,但都是水圳的故事。

其他推薦文章
濱海綠色奇蹟
畜牧業運用沼氣發電 結合農田再進級
臺灣降低糧損的因應對策
水噹噹的臺灣水
引言
森林優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