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是民生所需,然而主原料來自進口,國產原料僅約佔2%,這使得國產優質食用油特別珍貴!展示具有養生保健功效的4種國產油,除了各具特色,低食物里程賦予它們新鮮的好滋味。 ▲農業櫥窗主題:臺灣希望 油你油我 (2023年8月-9月) 一、油茶籽油 油茶籽油即是苦茶油,可稱東方橄欖油,更勝橄欖油! 以現代科學方法,證明本草綱目所記載的功效,而國際期刊的人體試驗報導,證明飲食中含有高量油酸可以降低氧化壓力,是極佳的日常保健食用油。苦茶油可以耐受高溫,特別是特定的烘焙條件可以提高其耐熱性,使苦茶油煎、炒、煮、炸皆可料理! 農業試驗所開發「三種特徵風味苦茶油製程技術」提供產業技轉,創造沒有苦味,風味鮮甜、香濃或醇厚等不同特徵的苦茶油,分別適合鮮飲、清炒與香煎料理,讓消費者可以重新認識品質與風味俱佳、可以天天料理享用的苦茶油。 ▲剛採收的茶油果實/ 日曬逐漸乾燥的茶油果實 ▲日曬果實/ 將茶油果實榨成油茶籽油 二、印加果油 印加果原生於祕魯安地斯山脈海拔1600~2100公尺,含有高量油脂(35~54%),其中ω3脂肪酸 (linolenic acid,次亞麻油酸) 占42~51%,現今醫學研究已證實,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少自由基產生,是人體無法合成的脂肪酸,只能從食物取得。 ω3脂肪酸的來源稀少,然而臺灣因為氣候地理條件合適,印加果在年初栽種年底可以收成,實為上天賜予的禮物,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新興作物。 印加果目前主要產地在南投縣、嘉義縣以及花蓮縣。再次提醒,ω3脂肪酸因為高度不飽和特別容易氧化,因此需要冷藏,也不適合加熱烹調,建議採用鮮飲或涼拌料理。 ▲印加果果實 / 曬乾後的印加果果實 ▲榨油 / 印加果油成品 三、高油酸花生油 落花生於17世紀左右在臺灣落地生根,因其固氮、耐瘠特性,為先民開墾拓荒的重要輪作作物。農業試驗所及臺南改良場研發出高油酸落花生品種「臺農11號」及「臺南20號」,ω9 脂肪酸 (油酸,oleic acid) 可高達75%以上,有效延長花生油、花生醬等產品保存期限。 臺灣訂定2050碳排淨零政策,使落花生的固氮能力受到矚目,因為豆科植物能在輪作、間作過程提供農田氮肥,減少投入化學氮肥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不論是黑金剛、油豆或是高油酸新品種,您在消費端吃的每一口落花生,都能支持在地產業,減少碳足跡。 有志社區營造的青農、教育者,在學校、你我的身邊推廣食農教育,使散發出濃郁香氣的傳統作物落花生,重新找到定位與價值。 ▲採收落花生 四、胡麻油 胡麻俗稱芝麻。 種子富含油脂且焙炒後具有特殊風味,廣泛應用於食物增添風味。目前臺灣主要栽培品種為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的「臺南1號」,是黑色種皮胡麻品種,種子富含鈣質,含油率可高達50%以上,香氣濃郁,深受國內老饕喜愛,其加工產品包含胡麻醬、胡麻糖、胡麻粉等。 你可能不知道餐桌上的胡麻僅有約5%來自在地生產。臺灣每年大約需要進口4萬公噸,自產僅約2,000公噸,主要產區在臺南,約佔全臺栽培面積7成以上,近幾年屏東、嘉義、彰化、苗栗、桃園等地才開始有農民大面積種植。 消費者如果要吃到國產胡麻的好滋味,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到胡麻產區,向地方農會或農民購買,一起支持國產好滋味。 ▲採收胡麻 / 日曬胡麻 ▲在帆布袋上敲打胡麻,讓籽粒掉落下來 ▲將帆布袋上的胡麻籽粒蒐集起來 / 胡麻籽粒 本策展為推廣農業的油料作物研究成果,結合偏鄉小學、社區夥伴,擷取在地小農真實影像,以食農教育創新工作坊集體創作,形塑具有Mosaic鑲嵌 (字源"Muse"為希臘文,是古希臘神話中九位職司藝術與科學女神的總稱) 拼貼藝術風格的作品。除展現農業試驗研究與在地創新食農教育的鏈結,也是臺灣多元整合價值的體現,描繪美麗臺灣沃野千里的豐富與感動。 一、策展意象 深秋涼爽的北臺灣山坡上,壘壘油茶果實成熟,滿園果子。霜降過後的林間,陣陣清風帶來油茶籽幸福收成的味道,一種土地堅實飽滿的味道。 端午時節,中部印加果掛果滿園,懊熱的芒種無法抵擋我們收穫盈滿的期待,汗水滑落嘴角成為農人們的微笑曲線,那是歲月努力的曲線。 沃野雲林,澳熱快將人蒸發,春豆花生卻在土裡曖曖含光。隨著芒種到來,跟著陽光深呼吸,祈求好事發生。這是土地的智慧,一種心無所住靜定前行的智慧。 西港的風止不住黏膩,立冬時節的南臺太陽,仍然暖暖和煦。芝麻從指縫間滑落像點點星光,點點盈框。青年的熱情讓全家緊緊相伴,由創新轉成新創永續發展。 二、策展團隊 (一)農業部團隊成員 農業試驗所 生技組 李雅琳 (苦茶油、印加果油、花生油、芝麻油研究) 洪子桓、劉威廷 李穎甫 何奕漢 (協助規劃與布展) 作物組 戴宏宇 (落花生研究) 技服組 吳宜晏 (布展活動窗口) 技服組 吳惠卿 (食農教育窗口)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黃涵靈 (芝麻研究) (二)協辦策展團隊 張文鴻 (豆爸老師) 臺中師院美勞教育學士 •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MFA藝術學碩士。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目前關注環境的自然循環議題與食農與藝術課程的研究,並實踐於社區創生與營造課題。 台灣共好實踐協會 人因互相幫助而勇敢,因互相信任而美好。 以社會企業作為基礎,倡議食農教育,偕同熱血青年修復社會關係,希望能夠達成共好共榮的新社區願景! 臺灣共好實踐團隊從土地美好實踐開始,豐厚在地文化底蘊,串連整合作物與餐桌的想像,修復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並攜手創造臺灣美好環境而持續努力。 合作參與 臺中市大安區三光國民小學全體師生 衛福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 詹伶千社工師 … 臺灣共好實踐協會 吳麗真 林佳盈 陳孟青 … 臺中市東海社區小朋友們 張善雅 詹前寬 … 東海大學 王莉嵐 鄭芷茵 陳彥均 臺中市立女子高級中學 張善淳 臺中市立第二高級中學 洪榛苓 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 林智芸 臺中市立清水高級中學 紀姿婷 資料來源:農業試驗所提供

稻米是奠定臺灣農業發展的基石,隨著經濟變遷與生活型態改變,臺灣米由基本主食定位走向高品質、高附加價值,包裝食米精緻化以符合小家庭需求,米禮盒是婚嫁及伴手禮的不二選擇,各式各樣創新米食為生活掀起新的篇章,邀請您一同體驗臺灣米的全新風貌。 ▲農業櫥窗主題:翻轉米食新風貌 (2023年6月-7月) 展品廠商介紹如下: (一) 好米禮盒 ▲豐禾禮盒 (黑翅鳶米+純米吟釀) - 出品業者:臺中市霧峰區農會 - 米種:臺農 71 號 - 獎項註明:金質獎 - 產品介紹:臺農 71 號有機轉型期益全香米,米粒短圓飽滿,外觀晶瑩剔透,烹煮時帶有的淡淡芋頭香,搭配的「純米吟釀」為本會酒莊第一支釀造之清酒,帶有果香味順口感溫順 ▲圓滿寶盒 - 出品業者:壽米屋企業有限公司 - 米種:越光米 - 獎項註明:銀質獎 - 產品介紹:抽屜式手提盒象徵米滿、福滿、圓滿三層天地人和,表達層層心意、預祝步步高升 ▲越光米禾豐禮 - 出品業者:雲林縣斗南鎮農會 - 米種:越光米 - 產品介紹:日本冠軍稻作品種「日本越光米」,米粒晶瑩且散發珍珠光澤,芬芳撲鼻且自帶清甜 。 設計出素雅純粹之日式手提包,處處洋溢幸福的味道 ▲無米樂穰滿之禮 - 出品業者:芳榮米廠 - 米種:臺南16 號、臺農 71 號、臺南 14 號 - 獎項註明:網路人氣獎 - 產品介紹:印花設計結合後壁的稻穗、蘭花、合鴨,呈現出風中搖曳、悠遊自在的意象 (二) 精饌米 ▲香鑽米 - 出品業者:池上多力米股份有限公司 - 米種:高雄 147 號 - 產品介紹:臺東池上特栽契作,滿室芋香繚繞,黏彈性俱佳 ▲米屋 CAS 馥米 - 出品業者:米屋智農股份有限公司 - 米種:臺中 194 號 - 產品介紹:米屋智農優選,七葉蘭幽香撲鼻,質地誘人 ▲池農仙境米 - 出品業者:臺東縣池上鄉農會 - 米種:高雄147 號 - 產品介紹:來自台東仙境的米,淡雅芋頭清香,尾韻回甘 ▲樂米穀場-臺東關山產銀飯製米 - 出品業者:樂米穀場股份有限公司 - 米種:高雄147 號 - 產品介紹:純正關山米指標,入口軟Q彈牙,米香濃郁 資料來源:農糧署
專題推薦
專題文章
-
開放的教養藝術 第三代花卉青農更勝於藍──美勝園 滿園井然有序的盆花、綠意,在半密閉、透光的溫室中,有噴灌的灌溉設備、光照栽培技術,讓麗格海棠、仙客來與鳥尾花等百花爭奇鬥艷。經營盆花品牌美勝園的張智勝,接續了祖父母輩白手起家的經驗,為傳統高勞力密集的...
延續傳統 陳文富父子攜手擘畫有機新藍圖 地處花蓮的明淳農場,是一座乘載了三代的記憶的農場,農場主人陳文富,近年也開始將農場逐漸交由兒子柏叡接手,在父子間變與不變的堅持下,讓農場經營與他們場內生態一樣,富饒生機。 從民國50年代就開始務...
遺失的美好.水田生態 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於地球,人類不斷改變其組成導致生態及生物生存空間遭受威脅。現今農業仍存有改進空間,發展過程為降低成本和增加產量,用藥變成一種習慣,而不當的施用或廢棄物未妥善處理、土壤流失等,...
-
豬農團結力量大,增強市場競爭力 為因應臺灣的小農制度,及便利小農們將所生產的農產品運輸到市場交易,因此政府長期以來推動共同運銷制度,輔導農會或鼓勵農民組成運銷合作社辦理共同運銷業務,因此大家常聽到蔬果有共同運銷合作社,豬肉當...
在地消費‧農夫市集 在全球減碳風潮影響下,除了節能減碳外,減少「碳足跡」也成為新興的環保指標。所謂的碳足跡就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所製造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不論是平常搭乘的交通工具、使用水電等資源,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飲食,都會影...
自己種菜最天然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均衡飲食,過量的肉類食物,往往容易帶來心血管疾病,因此,在追求健康飲食時代裡,人們對於蔬菜類的需求日益殷切,但又怕購買的蔬菜被菜農施以過量的農藥,為求吃得安心,便開始流行起自己動手種青...
-
工業漁業結合 冷排水擴大邊際利用效益 大型工業工程如何與在地居民共存,化衝突為共好,一直考驗著人類的智慧。台灣高雄市永安區液化天然氣(LNG)接收港自2005年起,將液化天然氣轉為氣態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冷排放水,供應給當地養殖業使用。如此,...
木質廢棄物轉生物炭─改良土壤又可發電 每每颱風過境,大雨橫掃,草木難敵風雨交加的侵襲,斷木殘枝總是瘡痍遍野,搖搖欲墜的果樹撐著枝幹,等待被收拾、救援。原本這類等著清潔隊剷除的木質廢棄物,因生物炭技術的開發,開啟了一趟全循環再利用的里程。 ...
老祖宗水利智慧-貢寮百年水梯田 2014年臺灣面臨10年大旱,各地水庫拉緊報,但2015年一入夏,蘇迪勒颱風和難得的八月鋒面,又讓許多地方成為水鄉澤國,旱澇交替一直是臺灣的宿命,新北市貢寮的居民很早就體認到這點,百年前就順著坡地,闢...
-
你家不是野生動物的家 牠不像我們養在家裡的寶貝寵物,可以露肚子讓你任意的摸牠,牠們有自己的棲地,有自己的食物鏈,在生態圈扮演著獨特而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些生活在大自然的野生動物,我們該怎麼對待牠們呢? 「從前中國人的...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某某,願意接納你某某……不管是好是壞,是富有或貧窮,悲傷或快樂,我會好好愛你,照顧你,直到有一天死將我們分開。」這是台北市動物之家將結婚誓詞改成的鐘愛寵物誓詞。你願意對寵物許下這樣的承諾嗎? ...
海洋牧場 地球有70%的面積是海洋,看起來居住在海裡面的生物是幸福的,因為它們有寬廣的活動空間。但是因為過度捕捉、環境變化和人為破壞等因素,我們正面臨全球性漁源枯竭的問題,而海洋牧場就是讓漁業資...
-
選蛋吃雞大代誌-這樣挑好蛋好雞 剛嫁作人婦的小琴為了練習洗手作羹湯,常常抱著食譜猛讀,她發現雞蛋、雞肉是廚房重要角色,無論煎、煮、炒、炸都美味,她決定親自去市場買些雞蛋、雞肉回家。出門前,小琴撥通電話向媽媽請教挑蛋、挑雞肉的要訣。 ...
快速檢測診斷植物 RNA病毒技術提高農業競爭力 在農業科技的領域中,擁有技術就擁有主動權,也就擁有未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開發出來的「快速免萃取植物病毒 RNA 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小技術使得台灣在世界蘭花界的「 Tai...
溫網室來相助,外頭風雨攏不驚 臺灣的氣候潮濕多雨,導致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更加困難,再加上夏季多颱風,強風和豪雨往往會帶給農作物極大的損害,若是為農作物蓋個家,讓它們可以遮風避雨,是不是這樣就能減少許多損失了呢?而這座農作物的家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