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引言 外來種和外來入侵種的定義與釐清 外來物種被引入的原因 外來入侵物種的影響 外來入侵物種的預防與移除 外來種的應用 以里山倡議為核心的生態農業,如何抑制外來種蔓延?

引言

在玉米裡面發現秋行軍蟲幼蟲。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列為全球預警重要農業害蟲之一的秋行軍蟲,今年 (2019年)五月中現身於苗栗的飛牛牧場,消息一出,農委會立刻要求相關單位與地方政府調查、監測,並嚴防秋行軍蟲的擴散,之後各地方縣市接連通報,防檢局也啟動緊急防治措施。不幸的是,六月中開始,國內陸續發現秋行軍蟲成蟲,顯示秋行軍蟲已經在臺灣立足(建立野生族群),這也宣告臺灣農民又多了一項需要防範的蟲害。

  秋行軍蟲原本分布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傳入非洲,隔年迅速蔓延至亞洲的葉門、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今年初更入侵到中國。秋行軍蟲為害的寄主植物多達76科、353種,包括玉米、水稻及高粱、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經濟作物,遷移能力強,加上寄主範圍廣,很容易對農業造成嚴重危害。

  針對秋行蟲,農委會防檢局已公布11種防治藥劑,因擔心產生抗藥性,建議輪流噴灑。此外,農委會也試圖找出以生物防治秋行軍蟲的方式,目前鎖定3種赤眼卵蜂。防檢局指出,赤眼卵蜂會尋找鱗翅類昆蟲的蟲卵,將卵產在對方的卵內,赤眼卵蜂的幼蟲孵出就會將寄主的幼蟲吃掉,羽化出來就變成小寄生蜂,而秋行軍蟲正是屬於鱗翅類昆蟲。目前初步試驗有效,正在進行田間試驗階段。

  秋行軍蟲主要危害的作物有玉米。外來種引入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基於商業養殖、觀賞或生物防治等目的由人為蓄意引入,以及伴隨交通工具、壓艙水或其他管道的非蓄意引入。外來入侵種帶來的損失和影響包括破壞生物多樣性、造成農業損失,甚至傷害人畜。外來入侵種如果能在預防階段,阻絕在境外,所需要的成本最低,一旦進入後要移除,就相當不容易。到目前為止,臺灣沒有任何成功移除外來入侵種的紀錄,最多只能把入侵種限制在部分地區。

 

  外來入侵種對在地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於以符合自然生態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的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來說,影響更是重大。因為生態農業、有機農業不使用農藥,以維護在地的多樣性,當外來入侵種進入後,原本穩定的農業生態系被打亂了,農作也可能損失殆盡。例如秋行軍蟲如果發生在一片生態田或有機田裡,整個生態系一時無法因應這突如其來的蟲害,又因為無法以殺蟲劑抑制,農民的收穫必然大打折扣。

  接到秋行軍蟲的通報後,防檢局立刻組織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臺灣身為海島國家,貿易頻繁、入境旅客又多,很容易帶進外來種,增加入侵風險,因此民眾對於外來入侵種的警覺性必須提高。從隨處可見的福壽螺、吳郭魚,到近年較為人所知的埃及聖䴉、小花蔓澤蘭等,政府每年耗費大筆經費移除外來入侵種,但跟不上外來入侵種的擴散速度。因此,預防外來種的入侵以及早期偵測就更形重要,首例秋行軍蟲幼蟲的發現就是仰有賴於民眾的警覺才得以發現,讓政府能及早展開防治和因應措施。

 

審稿專家:前林業試驗所副所長 趙榮台博士

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其他推薦文章
智慧科技為農所用 高效、安心、低風險
給土地自然的養分
GIS地理資訊技術在農業領域上的應用成果
水果甜不甜?非破壞水果糖度檢測技術一「眼」看穿!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
優良雞,就從源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