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專題其他文章
- 果香滿溢 黃家三代發揚家傳葡萄園 傳承有機理念 巫家父子合力出擊 延續傳統 陳文富父子攜手擘畫有機新藍圖 培育農場新世代 小黃瓜達人傾囊相授 創造新的農場風景──旺山休閒農場 寄情於養蜂人出生 打造整合安心平臺──蜂之鄉 開放的教養藝術 第三代花卉青農更勝於藍──美勝園 傳承、轉型與發揚的紅蘿蔔王國
培育農場新世代 小黃瓜達人傾囊相授
- 發布日期:
- 106-11-21
一邊用手固定導管,一邊駕駛電動車,學生蕭竣文拉著導管到溫室角落,準備注入益生菌,這是陳蒼鄢從源頭防止病蟲害的做法,也是他傳授給竣文的其中一項技術。
小黃瓜園不論農業技術或是產銷都十分出色,因此在明道大學教授的引薦下,樂意提攜後進的陳蒼鄢,開始與明道大學合作,每年寒暑假都會有幾位農業科系學生來到農場實習。陳蒼鄢認為實際操作才能實地了解,並運用到學校所學的知識與理論。也因農場實習,今年平安田園增添了一位年輕夥伴,每天跟著陳蒼鄢忙進忙出,原本當兵前就在平安田園學習的學生蕭竣文表示,先前的實習工作學習有限,在這裡跟著陳蒼鄢老師能接觸到各方面的技術知識,因此決定退伍後回到平安田園繼續向老師學習。
陳蒼鄢笑說因為人力少,他和竣文兩個人前一天就要先了解隔天的排程,準備迎接的好幾長排、好似無止盡的小黃瓜叢林。「我們這邊3個溫室,這個剛採收完,這個準備採收,這個剛種苗。」面對3組生長期程不同的小黃瓜,他們兩人每天早上會先觀察下一期準備採收的小黃瓜,檢查它們的生長情況,下午則到種苗的溫室確認今天排程,看要澆灌肥料或是益生菌,結束後再評估後續排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農場許多事情都要分工合作,竣文現在幾乎每一項工作都會了。」
只要發現異狀,陳蒼鄢便會引導竣文觀察,告訴他如何看出作物的生長情況,「檢查一下這個苗。」陳蒼鄢帶著他鬆開土壤,細看幼苗的表面是否損傷。陳蒼鄢表示農業學海無涯,做越久越感受到知識與技術怎麼學也學不完,每天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克服的同時,他也帶領竣文一同辨認,建立對病蟲害、作物缺少養分的基本判斷。
而過去所經歷的育苗、蜜蜂授粉實驗及品種栽培,陳蒼鄢無不傳授給來農場實習的學生們。「務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耐心去發現與記錄。」陳蒼鄢秉持這項原則,不僅是用來勉勵自己,同時也教導學生要像個實驗家,從一開始沒有溫室,到現在能自製肥料、防治病蟲害及改良品種,一直不斷在小黃瓜園埋首鑽研,正是他想傳達給學生的精神,他表示,不只是要學會技術,更重要的是要願意多方嘗試。
從高中、大學一路走來都就讀農業科系的蕭竣文表示:「在陳老師這邊,每項工作都很紮實。」他指出,過去其他農場的工作相對單純,老闆說一做一比較難以發揮,而小黃瓜園的工作雖然複雜,但專精許多,舉凡基本的栽培作物、判斷氣候對植株的影響,乃至與供應商的應對進退,陳蒼鄢不只傳授農業技術,也分享從農路上可能遇到的人生課題。
「在做產銷履歷的農民裡面,我的農場規模算小的。」平安田園的主人陳蒼鄢謙虛地說。從農將近十年的他,年輕時候原本是自行創業從事白鐵相關工作,但這條路不如預期的順遂,於是青年時期回到溪州,開始田園生活,這幾年才慢慢比較穩定。在農業領域中摸索、嘗試錯誤與學習,才逐漸訓練出一身功夫,陳蒼鄢深知務農辛苦,尤其是對新農民而言,難度更高,因此對於有願意學習農業知識與技術的學生,陳蒼鄢總是不藏私,將這幾年務農經驗傾囊相授。
對於像他一樣有意從農的青年,陳蒼鄢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雖然政府有提供補助方案,但從農仍要留意的面向很多,除了投資設備門檻高,近年來天候不穩定、市場飽和過度競爭,這些都是一投入就必須面臨到的困境。
不過他仍樂意看見愈來愈多青年願意耕耘這塊園地,透過學生分享工作感觸,陳蒼鄢發現年輕人開始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隻身投入農業,因此他鼓勵年輕人先進入農場學習,了解情況後評估自已是否能擔負相關工作,而他更舉例自己說明,作為農場之主,他期待未來可以用和學生合作而非主僱關係來經營農場,一方面除了避免倉促投資帶來的設備閒置,分工合作也能為向來獨自種植、販售的經營模式帶來新的整合與發揮。陳蒼鄢傳承技術不僅讓學生在這段時間穩紮穩打,同時藉由足夠的人力一起拓展農場的規模,目前規劃繼續留在農場的竣文透露,接下來兩人將計畫種植果樹,致力擴大耕地面積及通路的行銷。
「有新的技術就去學。」時常配合農改場實驗計畫的陳蒼鄢,身體力行外也勉勵年輕人,在過程中學會觀察,然後更有耐心,即使從農的路走起來並不容易,但仍要不斷精進能力,懷抱謙遜的心面對大地。
- 其他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