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專題其他文章
- 千變萬化.五穀雜糧 麻油製程不簡單,本土生產更心安 從五穀雜糧尋找人生的獨特風景 金黃麥田,海口小鎮重返麥鄉之路 純本土黑豆釀造-臺南下營區農會黑豆蔭油 隱身在南澳的自然雜糧田 臺灣在地濃濃土豆香-現磨花生醬
千變萬化.五穀雜糧
- 發布日期:
- 104-07-14
五穀雜糧哪五穀?雜糧有哪些?
我們常說「五穀雜糧」,但五穀到底是哪五穀?自古以來流傳著許多說法,《孟子騰文公》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稻即稻米;黍不是我們所熟知的玉蜀黍,而是黍米,屬於小米的一種;稷也是一種小米;麥指的是大麥、小麥;至於菽指的就是大豆。隨著時間的演進,糧食作物供應也有了轉變,現在所說的五穀雜糧通常指的是稻穀、麥、高梁、大豆、玉米,而現在我們習慣性地將米、麥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因此五穀雜糧可以泛指所有的糧食作物。常見的雜糧有燕麥、薏仁、菜豆、黃豆、黑豆等,因為生長期短、可粗放、耐旱等特質,在乾燥少雨的氣候裡,特別適合雜糧作物的生長。
臺灣的五穀雜糧
現在臺灣市面上,早已可買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品種風味的雜糧,但我們的農民,仍有不少人堅持栽種屬於在地特有的作物,例如:紅寶石般的紅藜為臺灣原生種之植物,在2008年正名為「臺灣藜」,目前在花蓮、臺東等地區還有原住民朋友持續在耕種,這臺灣藜個頭雖小,但營養價值可是不可小覷,不僅含有高蛋白質、高膳食纖維,連鈣含量都特別豐富;原住民的小米耐旱、耐瘠且容易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是原住民最神聖的作物;臺灣的秈稻歷史悠久,其熱量低、高纖維的特性和Q彈可口、顆粒飽滿的梗稻(蓬萊米)各有千秋,雖然現在臺灣人多食用梗稻煮成的白飯,但只有用秈稻作成的碗粿才吃得到古早的傳統好味道。除此之外,許多農友仍持續在田裡撒下大豆的種子,希望可以讓民眾喝到「尚青」的臺灣黃豆製成的豆漿以及用到本土黑豆發酵成的手工醬油,藉由這些食物,傳承舊時臺灣的古早味,也為臺灣的糧食自給率盡一分心力。
多元樣貌,融入日常飲食文化
五穀雜糧因為其豐富的營養以及獨特的風味,常被廣泛拿來加工製成各種食品,再以不同的樣貌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香醇的醬油是用一顆顆黑豆製麴發酵而成;冬夜裡迷人的麻油雞、麻油麵線,透過小小的胡麻高溫壓榨出麻油,為美食畫龍點睛;中秋不可少的綠豆椪,綿密餡料來自於煮熟搗勻的綠豆;用米磨成的「米粉」,池上鄉農會用它作出口感Q彈、有飽足感的「米蛋糕」,成為常年熱銷商品;黃澄澄的玉米甚至跳脫食物的行列,躍昇為環保可分解的容器,用來盛裝各式菜餚。細細數來,才發現原來五穀雜糧早已融入於我們的飲食文化中。
延伸閱讀:
- 其他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