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揭開現代農民多元面貌 瞧!轉變中的農民 歸鄉,一種新生活型態 不分老中青,一起打拚 讓我們在國際發光 耕耘心中一畝夢田 好站連結
分享至 line line

揭開現代農民多元面貌

  乍暖還春,翻開農民曆,今年(民國96年)的立春是國曆2月4日,也是一年一度的農民節。對許多農民來說,立春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得著手為自己的農田果園進行更新工作了。誠如一名農民所言「此刻的心情是篤定的,因為播下的每粒種子都代表著一個希望,未來會如何目前無從得知,此刻不會也不必想那麼遠,做好現在該做的才是重點」。

現代農民  這就是台灣農民,勤勉、刻苦、有所堅持又樂天知命,有種「打斷筋骨顛倒勇」的不服輸特性。台灣加入WTO後,農業面臨全球化激烈競爭的嚴格考驗,但懂得因應時局的現代農民仍積極努力地在困境中求突破、找契機,不管是引進新觀念,或是運用新技術,不分老中青,一起打拚,無不希望創造光明的未來。

  根據民國95年農委會,針對台灣地區20歲以上1424名農業從業人員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62.9%的受訪農民表示願意加入「有機作物集團栽培」,其中又以30-49歲青壯年農民的接受度最大,願意的比例占受訪者的74%,20-29歲願意的比例也有69.6%。

  對於「產銷履歷制度」,也有高達64.9%的受訪農民表示願意加入。經年齡交叉分析後,以40-49歲和20-29歲的農民願意的比例最高,分別占受訪者的78.2%和77.1%,50-59歲者的接受度也達到69.9%。

現代農民  另外,79%的受訪者贊成農委會「休耕農地轉種植能源作物或景觀作物」的政策方向,其中20-49歲表示願意配合的比例都達到86%以上。顯示現代農民的觀念也不斷進步中。

  擴大有機農業、落實健康安全的生產制度、逐步取消休耕補貼制度,這些都是「全民農業 」的施政方針,從調查結果可看出農民不但認同而且願意支持配合,因為農民深知唯有「變」,才有發展的可能。

  這樣的改變,真的是不分老中青一起來。

  名列95年十大績優產銷班之一的花蓮玉里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班員多數都是60、70歲以上的老農,不少班員只會講日語,既不懂閩南語,更不懂國語,但他們願意突破,選擇栽種有機米,與大地和平共處,走在世界潮流之中,這不是一名「崑濱伯」,而是一群「崑濱伯」。

  彰化大村鄉葡萄產銷班第21班,班員平均年齡30多歲,3/4以上擁有高中職和大專以上學歷,算是早一代的漂鳥。這個班的班員,一半以上擁有自創的葡萄品牌,都有一套自己的行銷「撇步」,懂得擅用網路工具,生產的葡萄多採宅配直銷,1/4班員的年收入逾百萬,成為一群懂得因應潮流變通的「農業新貴」。

  現代農民努力提升品質,強化行銷包裝,爭取國內消費者青睞。外銷的台灣農產品,在國際強敵的環伺下,農民的努力更是不遑多讓。

  台南南化鄉果樹產銷班第20班,生產的芒果多年前就取得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EUREPGAP歐盟零售商管理規範驗證,以國際化的標準要求自己。已有30年種芒果經驗、年屆60歲的該班班長林聰明表示,「有競爭才有進步,要有競爭力,則要活到老,學到老,才不會被潮流淘汰」。

現代農民-賴青松  栽種文心蘭近30年,近年來改以文心蘭盆花闖蕩美國花卉市場的永欣蘭園負責人戴永欽,明知裸根問題造成銷量大減,但還是很堅持外銷盆花這個市場不能放。他說,「盆花才具國際市場競爭性,一旦市場能打開,產值將會相當驚人,現在雖然辛苦些,但只要關鍵點能突破,努力終究會有代價,時間會證明一切」。這是以藍海策略迎戰外銷市場的現代農民。

  當農業提供的價值愈來愈不再侷限於生產時,像「榖東俱樂部」田間管理員賴青松、「溪底遙學習農園」發起人馮小非、「劍門生態花果園」園主賴仲由等,則是從生態、人文、教育等層面創造台灣農業的多元價值,並且開創一種屬於自己的農業生活文化與哲學。這是另一類現代農民,而且這樣的農民逐漸增加中。

  這就是台灣的現代農民,展現了多元的面貌和價值。

其他推薦文章
充電再出發,農業知識任你學
魅力漁鄉~永續海洋
農村再生作夥來
開放的教養藝術 第三代花卉青農更勝於藍──美勝園
田媽媽的懷念好滋味
無毒農業島最佳藍本─花蓮無毒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