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穀東俱樂部,織夢的快樂一家人 什麼是穀東俱樂部 賴青松眼中的食農教育
分享至 line line

賴青松眼中的食農教育

  在宜蘭發起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在傳統時代,食農教育是不用教的,因為它屬於家庭教育的一部分。阿嬤的手藝會傳承給女兒,媽媽則會再傳給孫女、媳婦。同樣地,種田的農事也會由阿公交給爸爸,再交給兒子、孫子,如此世代傳承,綿延不息。

  做農、料理,幾乎是傳統家庭生活的全部。孩子們從幼時幫忙削地瓜皮、打菜脯,到個兒高一點時,幫忙吊臘肉、灌香腸,這些都需要家庭成員們幫忙完成。也因此,過去的社會沒有食農教育,因為家家戶戶都會做。

  種稻、吃飯,是臺灣人飲食生活的根源,如何煮一頓好飯、如何保存食物、如何加工,都是身為臺灣人無法脫離的問題。

  在與土地關係斷裂的今日,因食物、土地出了問題,大家開始討論食農教育。其實回到原點,稻米,做為臺灣的主食,必定有它存在的道理,臺灣這塊土地適合怎樣的農業,如何能夠永續,並在最小範圍的食物里程內,讓大家可以生存溫飽、舒適,就是最主要應當探討的範疇。

其他推薦文章
健康幸福~羅家姐妹用愛澆灌的有機農場
順應自然 開啟孩子五感的教育~羅傑農場
自在農家,翔翔的世界
畫家農夫+陶藝家農婦=怎樣的農村兒童?
水源保護區的有機茶香,世芳茶園脈延三代
南澳阿聰自然田八歲小農夫 育苗秧採甘蔗一把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