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南澳阿聰自然田八歲小農夫 育苗秧採甘蔗一把罩 阿聰叔叔教如何育稻苗 黃鼎勛(8歲,小學三年級)
分享至 line line

阿聰叔叔教如何育稻苗

  一般水稻由買稻苗到插秧、收成,大約要一百二十天的時間(越光米的品種育期較短、約只有九十天),但若農夫要自己育苗,得再多花六十天的時間去培育,是件辛勞的事。

  但為什麼要自己育苗呢?對堅持不施藥、肥採自然農耕法的農人,這樣才能完全避免稻苗在苗商育苗過程中就被下了藥或肥料。而由當地風土裡成長的作物留種、孕育出的種苗,才更能強壯、更合適在地人食用。

  育苗過程,技術和耐心都要兼具,阿聰叔叔不斷由失敗中汲取經驗,育出的苗一年比一年強壯,主要步驟如下:

  一、留種:當期稻作收割後,就要結實的稻穀中留存下一期作物的穀種。就像是為未來的稻子寶寶挑選「爸爸媽媽」。

  二、篩種:通常在農曆過年前,要在所有留下的穀種裡挑選出最結實飽滿的來、把太輕、太空的淘汰掉,才能培育出健康的秧苗。篩種必須以水和鹽以1.1比的比率調和出鹽水,或是取海水稀釋,先以生雞蛋測試、若讓雞蛋浮起來,鹽水的濃度才達到標準。然後把蝶堨嶀J鹽水裡,浮在水面上的便是不夠「壯」的,必須撈掉,沉在水底的才是強壯的好種。阿聰叔叔是以十公斤的種子、篩減出一半到三分之一最精良種子,留下育種。育苗完成,開始插秧囉!

  三、溫燙:把篩選出來最強壯的穀種,以攝影六十度的水、浸泡七分鐘。這個作用在替種子殺苗,因為有些種子在自然環境中就會帶有一些細菌,會抑制發芽,所以必須把細菌先「燙死」,確保種子發育過程中,不會染病。

  四、浸種:把種子裝袋後,以攝氏十度的水、浸泡二十天,或是以攝氏二十度的水、浸泡二十天,讓種子浸泡的累積溫度達到約攝氏兩百度左右,這樣的累積溫度,就能讓種子發芽。阿聰叔叔則利用更天然的資源來浸種,把種子袋拿到山上原住民朋友家附近的天然泉水裡浸泡。發現效果也很好。

  五、苗盤:將發芽的穀種放入鋪上土壤的苗盤,給牠們更多養分成長。一般種苗商的每塊苗盤(60x 30公分)常會放到三百公克的穀種,但阿聰叔叔的每塊苗盤,只會放一百五十公克的穀種,穀種放得愈多、代表牠們的「家」愈小、成長空間愈狹隘,所以農人們買巿售苗盤、秧苗都會長得比較細小,愈小愈嫩,插入稻田裡,很容易讓福壽螺吃掉。阿聰叔叔苗盤裡的秧苗分到比較寬敞的空間、長得較粗壯,福壽螺也比較吃不動了。

  大約經過五十天到五十五天的時間,秧苗就可以長成,這個時間差不多就是春分節氣左右,便是春耕最佳的時間,阿聰叔叔便要和他們一家人開始忙著插秧了。

其他推薦文章
健康幸福~羅家姐妹用愛澆灌的有機農場
穀東俱樂部,織夢的快樂一家人
自在農家,翔翔的世界
宜蘭深溝-小間書菜裡的農村少年
興大市集小姊妹 汪洋中的一粒米
林口台地農夫市集的幕後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