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千變萬化.五穀雜糧 麻油製程不簡單,本土生產更心安 從五穀雜糧尋找人生的獨特風景 金黃麥田,海口小鎮重返麥鄉之路 純本土黑豆釀造-臺南下營區農會黑豆蔭油 隱身在南澳的自然雜糧田 臺灣在地濃濃土豆香-現磨花生醬
分享至 line line

金黃麥田,海口小鎮重返麥鄉之路

大城的新興未來-小麥

78歲婆婆成為復耕大城小麥的一盞明燈

  從小生長在大城的農民,因氣候因素的推力,普遍只種植第1期稻作、第2期稻作品質不佳且收成不好,漸漸休耕不願意耕種,碾米廠第2代的林明煬、林世勳兄弟看到農地上沒有作物,稻米品質不佳,加上2007年國際玉米的價格飛漲,心中感慨萬千。幸虧喜願共和國施總監及慈心基金會蘇執行長的支持與牽線,首年大城地區由碾米廠第2代林明煬、林世勳兄弟與幾位農民集結6公頃,嘗試復耕50年前老一輩傳說的大城小麥。

78歲的婆婆成為大城鄉復耕小麥的一盞明燈

  做歸做,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菜鳥麥農,不了解小麥習性以種稻的方式淹小麥反而慘兮兮,不僅面臨生產技術上的考驗,更遇到鳥類的殘害,農民唉聲嘆氣,其中一位78歲的婆婆憑著年輕時的生產記憶,成功的種植出產量正常、品質優良的小麥,頓時成為大城鄉的一盞明燈。第2年麥農增加到60幾位農民,總生產面積約60公頃,更請教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專研小麥的林訓仕研究員,因應每位農民農田土質的特性調整技術面:1. 增加播種量,讓覆蓋面積提升,降低雜草生長機率;2. 播種後約10天麥苗分裂關鍵時期放水,水位比例又因不同土壤放水、流水的時間又有差異,靠經驗逐步細心調整下,農民產品普遍提升3~4倍,因總生產面積的增加,大家共同分擔鳥害的風險,降低單一農民的損害,讓麥農信心大增。

大城農民靠小麥復耕自立自強,找回應有的尊嚴與笑容

全臺唯一小麥脫膜技術

  小麥在大城適應良好,越來越多農民欲加入小麥契作,前2年都由喜願共和國保證收購,第3年生產面積直逼180公頃,產量倍增單一通路無力負擔,促使大城走向自創品牌,頓時成為彰化縣大城鄉農會小麥產銷班第1班農民的考驗。小麥產銷班班長林明煬身為碾米廠的第2代與弟弟林世勳直覺思考,像米一樣「用吃把小麥消化掉」!想法一浮現,兄弟倆翻出舊的碾米機拆解、組裝、碾製一一嘗試,要破壞硬質的小麥的麩皮又要保存小麥的香味是一大學問,研發過程始終不如人意,剛好到朋友家參觀設備時,經指點方向後終於如願製成臺灣第一臺小麥脫膜機器,更成功保留小麥的胚芽、麩皮及胚乳,胚芽中含有97%營養,麥仔飯的黃金口感為白米、小麥、水的比例為1:1:2.4,即可煮出Q彈不敗的麥仔飯,更吸引不愛吃五穀雜糧的小朋友,試吃一小口後反而跟媽媽吵著要吃一碗飯,可見麥仔飯的威力老少咸宜,小麥脫膜技術的突破讓消費者與小麥間零距離。

碾米廠第二代林世勳與父親

從本土飲食習慣出發打造大城小麥品牌

  近年來有機、養生的觀念興起,消費小麥食品的族群持續增加,但大城小麥在市場上尚未普及,農民多需自產自銷。小麥產銷班副班長林世勳特別強調大城小麥的筋性不夠高,不適合製作西式麥產品,且缺乏臺灣本土飲食文化與消費習慣,便順著大城小麥的特性朝傳統中式飲食研發,成為獨特的產品風格。目前除了主推麥仔飯外,大城鄉家政媽媽更積極研發大城小麥系列產品,包括全麥饅頭、麥花香、麥仔糕、幸福麥皂及全麥麵茶…等,讓小麥無所不在。

脫膜小麥系列產品

  「全麥饅頭」是必備的健康早餐,配上「全麥麵茶」可以把小麥豐富的膳食纖維及營養一起吸收,辦公室裡下午茶時間吃著被譽為臺灣第2塊鳳梨酥的全麥爆米花-「麥花香」,其純粹的麥香與清脆、爽口的口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晚上再用小麥麩皮製作的「幸福麥皂」梳洗保養…大城小麥不僅用麥食文化復興產業,帶動觀光人潮,吸引年輕人返鄉落地生根,找回了大城鄉民的希望與笑容,小麥文化-大城發光!

其他推薦文章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
GIS地理資訊技術在農業領域上的應用成果
智慧科技為農所用 高效、安心、低風險
多人同心,其利斷金 細數農業界最高「農」耀
頂呱呱的產銷班 瓜瓜園讓傳統多了新鮮味
水果甜不甜?非破壞水果糖度檢測技術一「眼」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