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臺灣好茶向前衝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 從叱吒國際貿易到走入常民生活 茶業改良場是臺茶升級創新的火車頭 與好環境共生 邁向茶園友善有機之路 機械化與智慧化 臺灣茶業跨入新境界 埋頭茶樹育種 孕育出新時代的茶飲註腳 讓臺茶也像調製雞尾酒般的創意多元 「飲料作物學」成為一門臺灣農業新顯學 淨源護生保健康,坪林有機茶農契作再造茶鄉新風貌
分享至 line line

埋頭茶樹育種 孕育出新時代的茶飲註腳

深受民眾喜愛的台茶12號「金萱」,是茶樹苗育種家長期投注心力的成果。  熟稔地取出茶葉、入壺、沖下熱水……整個空間瞬間充盈悠悠香氣,這口甘甜溫潤的茶湯,來自經年累月磨練出好功夫的製茶師,也來自辛勤耕耘田間的茶農,但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在苗圃、實驗室及田間裡揮汗育出一株珍貴茶樹苗的育種家──因為他們全神貫注、不惜花費大把光陰的投入,才起頭了一杯好茶的生命歷程。

  台灣茶樹的品種眾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長期投注心力,歷經幾十年的技術研究與市場琢磨,目前已選育出台茶1至24號品,裡頭囊括了近年來深受民眾喜愛的台茶12號「金萱」、復興魚池紅茶輝煌風貌的台茶18號「紅玉」等經典品種。

  這些品項正反映育種家對茶葉風味呈現的觀察,也展示了當代消費者的喜好──竄紅的茶樹品種與其特殊滋味,便成了一個時代的茶飲文化註腳。

十年後,你想喝到什麼樣的茶?

  十年後,你想喝到什麼樣的茶?又會如何品茶呢?針對耗時幾十年的育種工作,該如何掌握這「幾十年後」的茶飲趨勢,茶改場茶作技術課胡智益股長開門見山地說:「育種時就要預測之後的方向。」他舉例,台灣品茶風潮會隨時代改變,例如年輕人喜愛的冷泡茶及手搖冷飲,也會成為另一個市場主流。

現代人喝茶,已經不侷限於傳統泡茶。  「過去育種的方向都是以熱泡為主。」大眾印象中所停留的「喝茶」印象,仍是端茶壺、沖熱水、聞香品茶等沖泡精品茶的畫面;然而,胡智益指出,茶改場觀察到台灣手搖杯飲料店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眾多推陳出新且深受大眾喜愛的茶類冷飲──在炎熱夏季,喝來清爽又帶來茶香醇厚的冷泡茶,逐步搶下一席之地。

  因此,茶改場的育種家們也著手選育適合製成冷泡茶及冰飲的品種,開始從味蕾記憶庫裡編織、湊集育種的答案,盼透過冷泡也能釋放茶葉迷人香氣與喉韻。同時,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飲茶方式,他們也邀請飲料店等使用茶葉的商家一同加入。

  「例如,很多飲料店的沖泡方法是先熱沖,再用冰塊降溫,我們就要思考過去熱泡的條件,適不適合這樣的方式。」胡智益提及,善用專業的感官品評,並結合第一線的實戰經驗,反覆修正對新品種的想像,才能走出新的路線、打中不同客群,持續開拓台灣茶的新面貌並貼近市場需求。

職人的操持與光陰,誕生珍貴新苗

  而要誕生一株新樹苗,著實得來不易──經過18年選育而生的台茶22號已是相對快速的品種,廣為大眾所知的台茶12號「金萱」花上43年,而剛與民眾見面的台灣紅茶生力軍台茶23號「祁韻」則費盡80年的篩選及培育才問世。因此,育種家是名副其實的「花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一株新的茶苗可能需要花上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育種工作除了耗時,也相當費力,歷經苗圃選拔、個體選拔、品系比較試驗到區域試驗等階段,不斷種下及呵護植栽,觀察也記錄生長狀況,持續比較並挑揀合宜目標的品系,才能萬中選一出最終品種。

  所幸,近年來科技進步,新穎的「DNA分子標誌輔助選種技術」便成為育種家的助手,在初期便能取茶樹樣、分析基因表現,大幅刪去不適宜或非目標的組合,可大幅減少田間栽培及看顧的作業量;而未來若有品種疑慮,也能透過DNA分子鑑定技術進行科學鑑定,確認是否該品種。

隱世而後生,隨時代大放異彩的品系

  「我們也有備用品系。」胡智益表示,不只持續開發新品種,茶改場也敏銳觀察市場動向,或許在未來某個合宜的時機點,「口袋名單」裡的品種也能大放異彩。

  回顧近年崛起的台灣紅茶即是先隱世又後生的一例。從日治時期開始,魚池一帶便盛產紅茶,不只曾外銷至歐洲而大獲好評,也持續走紅,賺入大筆外匯;然而,後續新品種綠茶興起,市場環境改變,紅茶逐漸沒落。時序跨入2000年後,現任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當時調任魚池分場,認為魚池紅茶美名不該就此隱沒,便找出歷經50多年育種試驗、有特別薄荷與肉桂香的「台茶18號」,也就是如今為人所知的「紅玉」,盼以此重建地方與紅茶文化的鏈結。

  在茶改場與地方茶農力求精進品質及賣力推廣之下,紅玉翻轉了地方茶業面貌,也更新了各路品茶人對台灣紅茶的印象──隨後,森林紅茶、膨鼠紅茶等地方紅茶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陸續寫下魚池紅茶新的里程碑。

  面對育種、推廣茶品種的思考與行動,都源於研究員對博大精深茶葉研究的細微理解,才有機會立足翻轉點,讓茶香持續見證新一代的輝煌。

Box茶樹育種

要育種一顆新的茶樹需要經過層層選拔,才能篩選出最優良的個體!  茶樹屬異交植物,因此,種子播種後所得樹苗的產量、品質、生長習性都與父母本不同;所以,目前採無性繁殖方式,如扦插來確保維持母樹的優良性狀,便於茶園管理及製茶。至於育種通常利用天然雜交、人工雜交後代實生苗或枝條變異之單株個體,並經過重重選拔,育種工序約可分為以下四階段:

一、    苗圃選拔
  播種一年後,先在苗圃中汰去不及格的實生苗,判斷標準包含葉形大小、耐旱性、抗蟲性、生長勢等條件。

二、    個體選拔
  通過苗圃選拔的優良個體便會定植於田間,第四年後開始調查各株的特性、產量與茶品質;五年後則又將植株與父母本或對照品種相互比較,最終選出數個優良品系。

三、    品系比較試驗
  種下不同品系,再歷經五年調查,再次選擇適應力好,同時兼具品質及產量的優良品系。

四、    區域試驗
  此階段要決選出品質和生產力有經濟價值的品系,因此會同時種於全台四個茶改場分場並比較,經歷最終選拔後即可命名、準備問世。

 

受訪者 / 審稿專家: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 蔡憲宗課長

圖片來源: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 胡智益股長

其他推薦文章
頂呱呱的產銷班 瓜瓜園讓傳統多了新鮮味
陪伴農民的良師 讓綠色農業成為永續產業
優良雞,就從源頭開始
麻油製程不簡單,本土生產更心安
給土地自然的養分
一「香」一世界、臺灣是茶葉「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