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同專題其他文章
千變萬化.五穀雜糧 麻油製程不簡單,本土生產更心安 從五穀雜糧尋找人生的獨特風景 金黃麥田,海口小鎮重返麥鄉之路 純本土黑豆釀造-臺南下營區農會黑豆蔭油 隱身在南澳的自然雜糧田 臺灣在地濃濃土豆香-現磨花生醬
分享至 line line

隱身在南澳的自然雜糧田

大家都叫我阿聰(黃仕聰提供)

  土生土長的臺北人—黃仕聰,大家都叫他阿聰,從主婦聯盟共同購買開始關注農業議題,後因戰友賴青松移居至宜蘭,讓阿聰開始當起假日農夫臺北宜蘭兩頭跑。先到幸福農莊學農一年後,辭掉臺北工作,當起島內流浪農夫,透過朋友轉介到各縣市的農村落腳,邊種水稻邊尋找屬於自己心中的夢想田園。直到2009年泰雅族人阿江嫂引介阿聰、阿江及昭中到南澳泰雅部落,緣分讓阿聰一家人決定搬在南澳定居,2010年3人一同發起「南澳自然田」朝契作代耕之路,漸漸在實踐中形塑出各自築夢的道路。隔年阿聰創立「阿聰自然田」走向以自然農耕為主體的生活、生產方式,他曾說:「一個好的農業生產環境比拉高工資更可以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到底阿聰如何打造好的農業生產環境與農村價值,真正的答案還需要您親自體會囉!

阿聰自然田導覽員-阿聰弟(黃仕聰提供)

堅持秀明農法協助承租土地務農

  阿聰自2007年接觸秀明自然農法後,十分認同岡田茂吉創辦人的理念:水旱田不可輪作、自家留種及不能使用農藥化肥3大生產綱要,決心要以此為圭臬生產。承租土地的使用者也會選擇理念相近的人,大方向必須為愛護土地的理念與實踐。阿聰剛來到南澳承租原住民保留地,配合政府小地主大佃農的政策,陸續與50位農民租地,過去要3塊土地才能湊足1分地的荒地,經重新整理劃分漸漸成為今日自然田的農田景觀。如同許多人一般,剛踏進農業因是兼農身分四處碰壁,阿聰有切身之痛,便以在地專業農夫的身分承租土地,再分租給想承租土地的人,但必須遵守愛護土地的生產方式。

阿聰弟從玩樂中學習務農生活(黃仕聰提供)

自創品牌,自產自銷

  阿聰是一位願意協助承租土地以實際行動支持友善從農的朋友,從2007年當流浪農夫的過程中發現小面積耕種,自產自銷是必經之路。阿聰自然田目前承租農地約10公頃,皆不使用農藥、化肥,且每年驗水、驗土為自己與消費者的安全把關,並將所有承租地都申請有機認證。除了阿聰以外,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也常常加入他的行列,有人單純來體驗農場生活,過過水後似乎就變成有質感的青年,但其實現在青年從農比過去的機會與資源多,應善用政府資源,阿聰很鼓勵承租者自產自銷、自創品牌。

現採甘蔗洗淨等待榨汁(黃仕聰提供)

在地雜糧:黃豆、甘蔗

  南澳是個水旱田共存的場域,因著秀明農法水旱不可輪作的圭臬,故旱田選擇在地黃豆、黑豆、甘蔗等作物,最怕颱風及淹大水。秀明農法黃豆中最難解決的是雜草問題,因不用藥劑也無資本投資設備,反而經常被草管,終於在2015年購得手動機械除草機,降低除雜草的人力與時間成本。阿聰自然田裡有2個特色雜糧,一為黃豆,因產量低大多鮮食販售,阿聰媽媽因喜歡家政,與阿聰嫂討論出以自家有機米及有機黃豆生產出獨家味噌,為了養生族群特別降低鹽的比例,讓豆子的奶香味與米的甘甜可以融合。

黃豆,黑豆,低筋小麥,稻米(黃仕聰提供)

  

  二為甘蔗,自從臺糖生產面積減少後,農民想要找甘蔗種源十分不易,也因為秀明農法鼓勵留種,更有機會挖到特殊種子。甘蔗的生長期一般為18個月,剛開始都只用來榨甘蔗汁,到日本學習後發現白甘蔗最適合做黑糖蜜,採收後必須經過榨汁、歷經7~9小時的熬煮,才會變成像蜂蜜一般半固態的黑糖蜜,糖度約在65~70度,可延長保存時間。甘蔗有芽點採收後可直接種植,一根甘蔗3/4加工、1/4留下來直接二次生長,甘蔗同時有插苗體驗、黑糖加工體驗,甘蔗也具有豐富的礦物質。

給想從農的年輕人一段真心建議

  1、把農業當成事業在經營,不要想要一下子賺大錢或成功,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與方式,務農沒有什麼訣竅。2、金錢在農村裡要淡化掉,養足體力比較重要。3、腰要夠軟,萬事千拜託萬拜託,就可以學到很多。農業有無限的機會,邊走、邊看、邊學就是王道,農業打工換宿是許多年輕人願意嘗試的體驗,你還在等什麼?

 
其他推薦文章
優良雞,就從源頭開始
多人同心,其利斷金 細數農業界最高「農」耀
花現臺灣前景
逐花而居的遊牧民族
頂呱呱的產銷班 瓜瓜園讓傳統多了新鮮味
智慧科技為農所用 高效、安心、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