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分享至 line line

農村巧藝

  民國97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推動「建構農村優質生活體系」計畫,為能區隔餐食與技藝的不同,建構以餐食為主的田媽媽品牌,同時開發創以「技藝」為輔的微型產業輔導計畫。其後,為鼓勵農村婦女參與巧藝計畫,在100年將本計畫定名為「農村婦女巧藝」計畫。

農業櫥窗主題:農村巧藝 (2022年6月-2022年7月)

▲ 農業櫥窗主題:農村巧藝
(2022年6月-2022年7月)

  在幾年來的推動執行之下,農村婦女巧藝工作加入許多男性成員,為因應性別平等議題,以及農村、社區高齡化,期望計畫擴及更多參與者,包括社區、農村等有志於手工藝傳承與創新學習者,103年起,計畫更名為「農村巧藝」,並以「農藝創生」為主題持續推動,協助商品化以及地方產業品牌化。

  透過以農村地區家庭及社區為核心,輔導農村婦女暨其他成員,成為農村地區人力發展奠定基石,發掘開發農村在地人力及潛在生產力,同時激發農村、社區的技藝傳承與認同,從在地產業出發,以回饋在地與農村地區的發展。 

農村巧藝 地方創生

▲    農村巧藝 地方創生

推動主軸 

  農村巧藝計畫藉由導入手創、設計的專家、學者團隊輔導,協助農會發展在地特色的手創商品,並鼓勵家政班班員參與手創商品製作、開發並走入手創市場,不僅拉近了農業與大家之間的距離,藉由親手製作的手創商品傳承農村記憶與技藝,敘述在地農業與手創的鏈結,使消費者更近一步認識臺灣最在地、最用心與最努力的農業故事,達成以下目的:

  • 與地方永續的結合 加值與永續
  • 與地方人才的配合 地方與人才
  • 與手作觸感的融合 質感與手感
  • 與消費市場的謀合 設計與市場
  • 與加值技術的媒合 素材與技術
  • 與生活型態的契合 轉化與生活 

臺中清水區農會透過編織,做出稻米、玉米包

▲    臺中清水區農會透過編織,做出稻米、玉米包

彰化縣農會以春仔花技藝製作觀葉植物小品盆栽

▲    彰化縣農會以春仔花技藝製作觀葉植物小品盆栽

農村巧藝成果輯

  農委會鼓勵家政班農村巧藝朝在地化、特色化及商品化邁進,107年挑選12家農會,完成製作農村巧藝成果輯(第一輯);111年挑選12家農會,完成製作農村巧藝成果輯(第二輯),以「凝聚」、「蓬勃」、「綻放」及「豐收」匯聚巧藝的不同階段作品。從強化家政班班員意識、執行製作開發與成果展現,到商品品牌化歷程,說明農村巧藝計畫帶來更多在地鄉情與手感溫度,同時也促使各界反思地方農業文化延續的議題,透過巧藝計畫的推動,回應了在地文化與永續發展。

農村巧藝成果輯

▲    農村巧藝成果輯(點擊線上看吧!)

農、漁會特色巧藝作品

宜蘭羅東鎮農會製作出的蠟染作品,每個都很獨特

▲    宜蘭羅東鎮農會製作出的蠟染作品,每個都很獨特

 宜蘭冬山鄉農會的藍染作品

▲    宜蘭冬山鄉農會的藍染作品

 嘉義番路鄉盛產柿子,番路鄉農會遂以柿子為主題,製作口金包、袋包

▲    嘉義番路鄉盛產柿子,番路鄉農會遂以柿子為主題,製作口金包、袋包

臺東區漁會特別的魚鱗花飾品

▲    臺東區漁會特別的魚鱗花飾品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