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業故事館 臺灣農業故事館

:::
分享至 line line

甜蜜鳳梨 新滋味-創 新鳳梨加 工產業

臺灣受惠於氣候適宜條件及卓越的農業技術,全年都能生產豐富多樣的水果種類,因此具有「水果王國」的美名。其中鳳梨更是一項具有代表性的水果,種植面積雖非最高,但單位產量約每公頃40公噸,整體產量可稱為臺灣水果第一品項,更是外銷量最高的水果;並在農政單位以及改良場所的努力下,品種多達20種以上,輔以農民的優質栽培管理技術等,國內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新鮮的國產鳳梨,其中8成以上都是種植台農17號(金鑽鳳梨),每年3月至7月則為盛產期。

圖1:臺灣鳳梨主要種植品種台農17號(金鑽鳳梨)。

圖1:臺灣鳳梨主要種植品種台農17號(金鑽鳳梨)。

 

香甜細緻內需量高且穩定 進口品種難以替代

國內消費市場對於鳳梨鮮果消費量高且穩定,不管是在量販通路、超商門市、行口、傳統市場甚至於電商平臺等,都可以看見鳳梨的蹤跡,以主力品種台農17號金鑽鳳梨為例,果肉汁多、肉質細緻、果心稍大但細嫩可食,糖酸比例平衡,口感及風味均佳,且鳳梨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維生素C、鈣、鉀等。

而金鑽鳳梨的挑選技巧,只要掌握外觀、觸感及氣味即可,挑選果型飽滿,果皮顏色亮麗,用手指輕彈果實,聲音淸響如鼓聲,並帶有淡淡的果香尤佳,等到果實整體3/4轉色金黃即爲成熟。但並非所有鳳梨都需要完整轉色,例如台農16號甜蜜蜜鳳梨,只要鳳梨皮有一點變黃,就足夠成熟可食用。所以選購時建議消費者先確認購買的品種與其成熟特性,才能在最佳賞味期間享用!

 

圖2:辨識鳳梨品質技巧-用手指輕彈果實,聲音淸響如鼓聲。

圖2:辨識鳳梨品質技巧-用手指輕彈果實,聲音淸響如鼓聲。

 

鳳梨全株利用 從美味到生活美學

長期以來,農業部積極輔導產業落實分級制度,而鳳梨分級後的次級果,因應臺灣鳳梨加工食品日趨多樣化,也發揮最大價值,目前市場最常見的前4大產品型態以截切品、果汁飲料、烘焙品、甜點零食爲主。透過加工程序的不同,可以製作出不同類型的食品,如削皮後直接截切包裝販售的截切商品、切片烘曬後製成的果乾、榨汁後的果汁及再次發酵加工所產製的酒、醋、醱酵液等,部分加工廠甚至不會將鮮果完全搾汁,將仍保有部分水分的果肉熬煮成為果醬或鳳梨酥內餡,而鳳梨酥更是成為訪臺遊客指定的伴手禮,以及隨處可見的手搖飲店販售的鳳梨系列飲品,都讓鳳梨的加工品需求日益增長,更保障農友收益。

除了果肉的應用,鳳梨葉片也成為重要的加工原料,鳳梨葉片所含的天然纖維具有韌性、彈性且涼爽,是紡織業不可多得的好原料。鳳梨葉纖維提取率約1%,但鳳梨年產量高,預期可提供足量的鳳梨纖維以循環利用。鳳梨葉片經取纖作業後取得鳳梨纖維,經適當的加工程序可將鳳梨纖維製作成紗線,再後製成衣帽及編織提袋等紡織品,使鳳梨葉片轉換成高價值的植物纖維產品。而取纖後之渣料亦可分別產製酵素、飼料及人造皮革等加值化產品,達到鳳梨全株循環利用,活化鳳梨剩餘資源的價值及應用,達到農業資源循環,進而促進鳳梨產業之永續發展及減碳的目標。

圖3:臺灣鳳梨鮮果截切及果乾商品,國內各大通路皆有販售。

圖4:臺灣鳳梨鮮果截切及果乾商品,國內各大通路皆有販售。

圖3-4:臺灣鳳梨鮮果截切及果乾商品,國內各大通路皆有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