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節氣與生活
十一月
健康農業四神湯 開啟幸福新「食」代


  買蔬果擔心農藥殘留,吃雞肉擔心注射抗生素?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投入有機或無毒農業的耕作,並通過政府機關的嚴格檢驗,而且這些蔬果禽肉都可以在超市有機專櫃、網路電子商城,甚至是全台越來越普及的農夫市集中採購得到。趕時間的主婦上網點兩下,菜就送上門;想全家出門逛逛、走攤試吃的,找個住家附近農夫市集,供應的都是當天現採的健康蔬果,還能和小農們面對面聊天,消費者有了比以往更方便也更多元的健康選擇。

有機蔬果不需擔心農藥殘留問題
▲ 有機蔬果不需擔心農藥殘留問題

   2011年全國模範農民劉又菱,和先生黃兆隆在桃園經營大蕓有機蔬菜農場3年多,2008年通過有機認證。早上從農場採收的新鮮蔬菜,下午就宅配到消費者手上,讓大家吃的健康,就是劉又菱最大的快樂。

2011年全國模範農民劉又菱
▲ 2011年全國模範農民劉又菱

  劉又菱原本是專業保險經理人,先生則從事土木承包業,都喜歡在假日下田種菜。雖然工作穩定,但他們一直在思考著:有什麼工作可以一直到80歲都不必退休?因此,他們決定順著自己的興趣,回歸平實沒有壓力的農耕生活。劉又菱說,公公在農村看多了農民的辛苦和收入的微薄,非常反對他們種田,剛開始轉行務農的前3年甚至不肯跟他們說話。

  劉又菱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漂鳥營第2期的學員,為了學習有機栽培的技術,她和先生用了10年在6個大型農場代耕。她說,在這些農場學了很多,記憶最深刻的是在永豐餘農場看到的蟾蜍生態,讓她還運用在自己的農場裡。

劉又菱的農場崇尚自然耕作,就連肥料都是自製的
▲ 劉又菱的農場崇尚自然耕作,就連肥料都是自製的

  永豐餘是採上班制,他們假日休息經常到各處散步。那裡滿地都是蟾蜍,有一次遇上交配時節,她和先生為了保護牠們,就在蟾蜍背上塗上螢光劑,讓過往人車不會踩到牠們,他們也因此觀察到蟾蜍的夜行性和有區域性的生態習性。後來大蕓也養起蟾蜍,白天牠們會躲在自己地盤休息,晚上覓食時就把菜園的夜行性菜蟲吃光光。她笑說,有回晚上她看到一隻大老鼠,還叫貓快點去抓,後來才發現是蟾蜍,可見光是菜蟲就能把牠們養得如此壯碩。

  農場目前努力的方向是有機平民化,用批發價把有機蔬菜賣給需要健康的朋友,劉又菱說,尤其一開始是一些病友團體來採購,更讓她覺得,讓他們吃到持續不中斷、平價又健康的有機蔬菜,是非常重要的事。未來,她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希望5年內可以結合養老院,讓現在6、70歲體力仍好,卻因退休沒有生活目標的銀髮族,每天可以到農場來工作3至4小時,不但自己活動筋骨,更可以看到植物的生命力,還有採收的成就感,種出健康美味的菜還可以給自己的孫子吃,這樣的親情是很濃郁的。

新鮮健康的有機蔬菜
▲ 新鮮健康的有機蔬菜

  劉又菱說,她和先生純粹是因為興趣投入有機農業,所以一點也不覺得苦。尤其,農委會對有機農業的規範與管控做得很嚴謹,像推動安全用藥的吉園圃安全蔬果、必須紀錄生產過程的產銷履歷認證、經過認證的CAS有機農產品,以及土地、水質都需檢驗且不得使用農藥化肥的有機認證等,對不實的產品嚴查重罰,不但消費者買得安心,對真正有心從事有機農業的農民更是一種保障,也能鼓勵更多的農民投入。

  根據統計,自2007年農委會開始建立有機農產品驗證與查核管理機制後,積極推動有機農業專區,截至2011年10月,通過有機驗證面積達4595公頃,品質檢驗合格率99.4%,產值由12億倍增為24億;而已輔導的吉園圃生產面積為22950公頃,也比2007年擴增3倍;另外,有6526項產品獲得CAS驗證,2011年4月更在大陸獲證;在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方面,則有141種農漁畜產品通過驗證,產值更是大幅擴增了10倍。而農糧署等機關對這些產品都會進行不定期查核,不符規定的立即下架回收,並依法處罰,或取消驗證資格,建立有機標章公信力。這4項安全認證被農委會視為「健康農業四神湯」重要關卡,推動成效可觀,為健康消費做了嚴格把關。

吉園圃、CAS優良農產品、CAS有機農產品和TAP產銷履歷構成健康農業的四神湯
▲ 吉園圃、CAS優良農產品、CAS有機農產品和TAP產銷履歷構成
  健康農業的四神湯

  農糧署還輔導成立9處有機農夫市集,發展地產地消,幾個設立於大學裡的市集多屬這一類,像興大、清大、台大等,有政府機構認證,更會定期抽驗,為產品掛保證。還有另一類的市集是來自市集周邊鄰近地區的小農所組成,強調的是友善環境的耕作、在地生產的特色。這些市集給人的共同印象就是,在純樸農家叫賣的親切感中,買到最新鮮的菜色,又能和農民討教種菜要訣、美味料理的方法,和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提供了有別於大賣場的購物樂趣。

農夫市集是個讓農民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地方,圖為嘉大有機農產品市集(本圖由農民學院提供)
▲ 農夫市集是個讓農民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地方,圖為嘉大有機
  農產品市集(本圖由 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這些市集有固定開市日期,大部分都會在市集裡辦理教育講座、活力廚房,以及產地參訪,讓民眾能更貼近農民的真實生活;有的還發展出平日經營的商店或線上商店,提供方便的採買方式。例如248農學市集大宅院微風市集都出現常態販售的店舖。這些網站也慢慢展現出號召的力量,為農民打開更多通路,像有一年番茄盛產,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在網上公告了這個消息,短短幾天,不僅番茄銷售一空,還造成缺貨。

  把台灣打造成一個無毒的農業島,其實是政府、農民和消費者的期望,也需要共同來努力,農民生產安全無毒有機的農產品,透過吉園圃、CAS、產銷履歷、有機認證等衛生安全無縫管理,民眾以消費來肯定回饋,才能讓健康農業的目標早日實現。

【撰文/王莉姻】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