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街上的人們紛紛穿起大衣、裹上圍巾了呢?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二十四節氣也從「小雪」進入「大雪」。
「大雪」節氣約在每年國曆的12月7日或8日,所謂「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雖然因為台灣處於亞熱帶氣候之故,並不會看見大雪紛飛的景象,不過從字面上來看,卻可以明顯感受到小雪過後氣溫帶來的變化,此時一波波來襲的寒流往往引起大家的關注,因為寒流所帶來的傷害是不容小覷的,不僅會讓農作物遭受寒害,抵抗力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家也容易感冒或凍傷,因此千萬要注意保暖。
▲ 寒流來襲,農民應採取套袋等禦寒措施以減少農損(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除了寒流,冬天的氣候也容易受到鋒面的影響而有下雨的情形,不過雨勢多集中在北部與東部地區,其他地區的下雨機會則相當低,因此冬季常是中南部水庫鬧水荒的季節,所以有俗諺說「冬天雨,卡貴麻油」,即是形容冬天的雨非常珍貴。
儘管冬天給人盡是大地蕭條的感覺,但在寒冷的天氣裡,梅花、茶花可是越冷越開花!還有休耕田裡被廣植為來年綠肥的花海,不僅為冷颼颼的寒冬增添朝氣,近年更成為農村旅遊最鮮明的印象,賞花海遂成為冬季旅遊的熱門活動!而東台灣的杭菊之鄉—台東知本及太麻里,一直到十二月底前則都可以見到黃澄澄杭菊花海,獨鍾其濃郁香氣的朋友,不妨趁著假期走趟台東,賞菊之餘來杯溫熱的菊花茶,不失為冬季最棒的享受!
▲ 越冷越開花的梅花(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喜愛吃花生的朋友,這個時節也正逢落花生的採收期,走在街頭會看見攤車上堆成如小山丘的香噴噴、熱騰騰花生熱情地向你招手,可千萬別錯過這吃來特別香的當季新鮮花生!另外,俗諺說「大雪大到」,守信用的烏魚在大雪時節大批來報到,不僅樂了捕魚的討海人,更讓饕客大飽口福!
▲「大雪」節氣是落花生的採收期(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隨著接近一年的尾聲,到了國曆12月21日、22日的「冬至」;「至」有「最」、「極」的意思,是冬天最寒冷的一天,也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古人則會以當日的天氣預測農曆過年的天氣好壞,所謂「乾冬至,濕過年」、「冬至烏,過年酥」,即是說明冬至日若是好天氣,表示過年可能會下雨,反之則會放晴。
而不論從前或現在,「冬至」不僅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也是年終最重要的大日子。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日不僅被稱為「冬節」,也有人把「過冬至」稱為「過小年」,古時候的皇帝甚至會在這天祭天和拜祖先,並宣佈文武百官放假一天,可見「冬至」是十分受到重視的。
延續古人的傳統,現代人也會在這天早上以湯圓祭拜神明,中午過後則準備牲禮及湯圓來祭祖,稱為「祭冬」,所以冬至前夕,家家戶戶都會有搓湯圓的習俗;不過,和元宵節的湯圓不同,冬至的湯圓通常以紅、白兩色為主,且不包餡,而現代人為了方便,多半已較少自己搓湯圓,反是到市場購買現成的。
▲ 搓湯圓(本圖由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
除以湯圓祭祖,「冬至」另一項應景習俗就是吃湯圓,俗諺說「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即表示吃了冬至湯圓代表又長了一歲,家裡的長輩也會趁機告訴小朋友,長了一歲要變得更懂事。而過了冬至也表示不久後就要過農曆年了,大家不妨趁現在,為來年好好做個規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