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豐年社】
曾有人笑說,現在種田很輕鬆,只要靠一支手機就能搞定。對那些連馬鈴薯到底是種在田裡還是長在樹上都弄不清楚的都市人來說,聽到這樣的說法必定會覺得驚訝,直呼不可能。但若能下鄉好好走一趟,就會發現,與四、五十年相較,現在種田真的輕鬆多了。打手機種田,聽起來或許有點誇張,卻和實際狀況相距不遠。
種稻通常要經歷犁田整地,插秧,施肥,除草,收割、曬穀等階段。過去臺灣農業尚未機械化前,這些事都要農民親自下田,以自己的雙手處理,但這些事沒有一樣不需要大量的體力、精力與耐力。就以插秧來說好了,農民為了把小小的秧苗插進田裡,他們必須跪在田裡,彎下腰身,再把一株株的秧苗插進土內。此外,插秧已夠辛苦了,一期作的插秧時節正好是農曆春節過後,風是冷颼颼的、水是冰涼涼的,跪在水田的滋味更是叫人難受。如今不但插秧、收割這類粗重的農活都可外包給擁有曳引機與收割機的代耕農夫處理, 甚至連施肥、灑藥等較為零碎的瑣事,也能找到專人代勞。也就是說,只要撥通電話,講好價錢與工作時間,就有人能幫你搞定一切。打手機種田,就這麼簡單!
▲ 插秧機的發明嘉惠不少農民
種田變得如此輕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就想盡辦法創造發明各種機械,好讓我們節省體力與時間。當然,機械化的努力同樣也擴及至農業領域。利用機械耕作取代獸力與人力, 降低耕作勞動的辛勞,成為 二十世紀全球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早在十九世紀末,美國便開始推動農業機械化,當時已開發出大型的牽引機。 1920 年代起,農業機械開始普遍推行到各地農場。農業機械的運用加上農業科技的發展,大幅提高了美國的農業生產力。與此同時,共產蘇聯因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對農業機械的需求也日益殷切,因此開始大量進口美國的農業機械,同時請了許多美國工程師到蘇聯指導,提供農業機械的製造技術。
▲ 農機具的發明減少農夫耕作的辛勞
農業機械化的潮流也逐漸吹向臺灣。日據時代部分製糖株式會社已開始從美國引進農業機械,並在糖廠的自營農場內進行實驗,但當時尚未向外推展一般的稻作農戶。一方面農業機械要投入大量的資本,普通小農家根本沒有能力購買。另一方面當時美國引進的農機並不適合臺灣使用,美國地廣人稀,每戶農民擁有的土地通常超過數十公頃以上,美國設計的農業機械也較適合大規模經營的農場使用。然臺灣農戶的耕作面積都過於狹小、零碎化,且田地坵塊不夠勻整,時常造成操作農機的阻礙。也因此在日據時代,臺灣農業機械化的範圍僅侷限在某些糖廠的自營農場內。
戰後在農復會的主導下,農業機械化的大門才又再度開啟。農復會技正馬逢周於 1950 年代中期自日本引進 Merry tiller 耕耘機, Merry tiller 耕耘機原先是由美國設計製造,但經日本人改良後更適合小農戶使用。農復會將這批耕耘機送給各地農業試驗改良場所進行實驗與示範,其後國內貿易商也開始進口 Merry tiller 耕耘機。這款耕耘機進入國內後,大家都通稱為「美利鐵牛」耕耘機或「快樂農夫」耕耘機。
▲「美麗鐵牛」耕耘機於 1957 年刊登於《豐年》半月刊的廣告
耕耘機之所以被稱為「鐵牛」,其因不難想像。過去農民都利用耕牛犁田或載貨。如今耕耘機不但能犁田,將它改裝後還能當作三輪車使用。它的功能不但不輸給耕牛,效率還更快更好,也因此博得「鐵牛」的稱號。
▲《豐年》半月刊上推廣耕耘機的漫畫(1957)
推廣農業機械化的同時,政府也希望藉此輔導農業機械公司的設立,帶動國內機械工業的發展,中國農業機械公司與新臺灣農業機械公司因此於 1960 、 61 年相繼成立。中國農業機械公司主要是和日本野馬農機公司與井關農機公司進行技術合作,而新臺灣農業機械公司則是與日本久保田農業機械公司合作。兩家公司成立後,不僅讓臺灣的農業機械化進入新的階段,同時也帶來有趣的行銷文化。
傳統以來,粗重的農活主要是男性負責,耕牛也是由男性駕馭。當然,耕耘機理論上也應該是男性負責駕駛。不過為了要讓男性農友知道,耕耘機操作起來非常輕便容易,即使連女性朋友也能駕輕就熟,中國農機與新臺灣農機的廣告便紛紛以女性模特兒當作駕駛耕耘機的主角。而 1965 年中國農機還曾委託中影公司拍攝一部宣傳紀錄片<農機花木蘭>,講述一位少女駕駛耕耘機「代父從農」的故事。與此同時,糧食局也開始舉辦 「耕耘機深耕競賽」。這項比賽同時設有男子組與女子組的賽程,目的就是要讓各界知道連女性同胞也能駕駛耕耘機。
▲「農機花木蘭」的拍片現場
▲耕耘機競賽均設有女子組賽程
儘管農業機械化推廣於 1960 年代已開始如火如荼展開,然當時成效並不讓人滿意,主要原因就在於價格。由於早期政府刻意保護國內工業發展,此便間接地導致國內耕耘機售價偏高的狀況。當時國內一台耕耘機的價格甚至是日本售價的兩倍,但我們的國民所得卻低於日本甚多。此外,臺灣農村的勞動力還算充沛,插秧、收割這些農事雖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農戶還是找得到人幫忙。
1970 年代臺灣工業發展急速起飛,農村人口大量移入工業部門,農村勞力不足現象開始出現,推動農業機械化的壓力欲加強大。 1972 年 9 月行政院長蔣經國宣布「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其中即將推廣農業機械化、辦理低利農機貸款,作為重要施政目標。而 1960 年代即已開始辦理的農地重劃工作,逐漸讓各地的農地坵塊轉為平整,也逐步奠定推動農業機械化的基礎。在兩項客觀條件的配合下, 1970 年代起購買小型耕耘機的農戶才得以快速增加。許多有生意頭腦的農友則預見到代耕市場的利基,開始投資大型農業機械,農村因此慢慢出現插秧與收割這類代耕服務。
▲1979 年蔣經國視察新竹縣時,曾嘗試駕駛坡地動力搬運車
農業機械的使用提高了農民的生產力,同時也間接增加了農民所得。如今臺灣的農民已非常習慣利用各種機械進行農事,對農業機械也採取開放接納的態度。打手機種田並不誇張,它正是戰後臺灣農業發展的寫照,更是農政單位努力的結果。
從耕牛到鐵牛 台灣第一座「老牛之家」讓耕牛「老有所終」
農耕機械化後,利用黃牛或水牛耕作的景象已不復見,這些退役的耕牛該往何處?為了感念辛勤耕耘大半輩子的耕牛,台南就成立了台灣第一座「老牛之家」,讓這些退役的耕牛可以老有所終。
▲「老牛之家」讓退役的耕牛老有所終
這座「老牛之家」從租地、興建、經費到飼養管理,全靠各界的捐款支持,退役的耕牛在此不僅有一片寬闊的草地可以讓他們活動筋骨,也為牠們準備了礦鹽磚、添加營養補充品的人工飼料等,務必要讓這些退休的耕牛吃得好、住得好;此外,「老牛之家」內還規劃有展示廳,牆上掛滿與台灣黃牛、水牛相關的歷史背景資料和老照片及傳統農具,透過這些展示品,希望讓大家都能緬懷先人與耕牛的辛苦歲月,懷舊之餘,同時啟發生命教育。